长江下游地区的陶器
作者:瓷器海商城 添加日期:2013-06-07
长江下游地区指江苏和安徽的长江以北和淮河以南的江汉地区、太湖流域的宁韶平原等地。主要文化区系有安徽江淮地区的薛家岗文化,江苏宁镇地区的北阴阳文化,杭州湾以南的河姆渡文化,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和良渚文化。长江下游地区的这些文化区系,特别是河姆渡文化,对于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历史布重要价值。据研究,河姆渡文化遗址的两次发掘,仅发现5片彩陶片,其后的马家浜文化中只见个别陶器、轮制,但无彩陶。出土较多的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彩陶虽占陶器的20免以上,但纹饰简单。这说明,长江下游地区有陶器生产,但不是中国陶器、特别是彩陶艺术发展的中心地带。
总起来说,新石器时代陶器主要集中在以黄河流域和艮江流域及其辐射地域的不冏文化系统中,在这些文化区系中都有陶器的遗存,尤以北方鼎盛,且持续时间长久。同时,华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一些文化系统中亦有陶器或陶片,如地处广东曲江县的石峡文化,地处福建闽侯&、福清县的昙石山文化,地处内蒙古昭乌达盟、吉林的哲里木盟南部、辽宁朝阳等处的红山文化,都有陶器出土。而边远的新疆的天山南北、西南边疆的云南晋宁等少数民族地区也有陶器、陶片出土。可以说,两起青藏高原,东到沿海各地,南抵闽越港台’北至蒙古草原,陶器星罗棋布,遍及中华大地,构成范顷极广的陶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