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陶瓷上瓷器海商城!
更多
当前位置: 瓷器网 > 陶瓷新闻 > 陶瓷文化 > 陶瓷百科 > 走向繁荣的中国陶瓷

走向繁荣的中国陶瓷

作者:瓷器海商城     添加日期:2013-06-11

       从隋到唐及五代十闰,是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卜笫四个重要阶段。这是中国陶瓷重要的发展时期。陶瓷随着历史的巨大变化而有了重要发展。隋代、X同仅30多年,但由于其制瓷业在两晋、南北朝与唐代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隋代瓷器有青瓷、白瓷,而以青瓷为主。隋代瓷窑主要是青瓷窑,有河南安阳窑,河北磁县窑,湖南湘阴窑,安徽淮南窑,江西丰城窑,四川成都窑。隋代瓷器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和印花。划花,是用尖利的工具在胚胎上刻划出各种花纹,然后人窑烧造。印花,是用瓷质的印模在胚胎匕压印出深浅不同的各种花纹,然后烧造。隋代在制瓷工艺技术方面有重要发展,掌握了将原料中的铁元素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内的技术,创制了装烧瓷器的钵体。窑具的变革,为烧制高级精品提供了条件。如现存世的隋“褐釉印花碗”,隋末“白釉蟠龙烛台”、“青瓷印花壶”等等,都反映出这一时斯陶瓷工艺方面的提高和艺术风格的变化。
       进人唐代,随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陶瓷业在这一时期有了重大的发展。唐代闰力的强盛和生活的富足,使陶瓷器的需求空前增加,陶瓷在唐代盛世得到了迸一步蒈及,陶瓷与大众生活的关系进一步密切,这在客观上推动了陶瓷艺术的发展演变。
       中国陶瓷的历史久远,但发展过程缓慢,这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需求”对生产的制约和官方的态度。唐以前上层人上多使用铜器,下层百姓使用陶器,而那时烧制陶瓷完全是民间自发的。唐代的统一壮大,兴旺繁荣,给陶器发展以极大的促进。这里一个直接的推动力来自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唐代对外贸易发达,货币流通量大增,政府感到铜币不足,禁止用铜铸造生活用品,铜器被禁用,于是陶瓷逐渐代替了铜器,迫使陶瓷迅速发展起来。所以瓷器真正大量的生产,渗人到各阶层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是在隋唐时期。唐代瓷器发展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生活方式的变化对瓷器的多种需要。比如唐代中叶以后,饮茶之风盛行,从而促进了瓷器生产的发展,也促进陶瓷造型和装饰卜,的变化。
       唐代瓷器的繁荣,首先体现在器形的更加多样、复杂、新颖,酒具茶具餐具、文具、玩具、乐器,应有尽有,如碗、碟、盘、罐、杯、匙、瓶、盆、盒、洗、枕、灯盏、盏托、执壶、唾壶、水盂、瓷罂、钵各种实用器物样样齐备,特别是各种陈设器物和殉葬明器的繁盛。唐代瓷器的繁荣还体现在造型的独特风格上。唐代鼎盛时代富裕风流、无忧无虑的生活,使整个社会氤氳着恢宏自豪、开朗奔放的气氛,社会心理的基调是开朗的、豪迈的、健康的、热情的、向外的,充满了向上的力量,这反映在陶瓷造型上,浑圆饱满,舒展大方,与这个时代其他艺术有同样特点,在总的风格上体现出内在的宏大气派。
       唐代中叶以后,瓷器产区日广,各地区出现不同风格的瓷窑体系,并在窑上冠以地名。瓷窑主要有河北邢窑,河南巩县窑,山西浑源窑,陕西铜川窑,浙江越窑,湖南长沙窑,安徽寿州窑,江西洪州窑,四川邛窑。其中最著名的是邢窑和越窑。整个唐代瓷器的发展,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一般以“南青北白”概称之。这种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的瓷器,不仅反映出瓷器原料和烧制方法的不同,而且也反映出人的不同的性格特点、审美趣味、艺术风格。
      “南青”巾的代表性瓷窑是越窑,其产地主要在浙江。越窑产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式样优美。青瓷造型典雅、优美,釉色葱翠,釉层均匀,釉质滋润露呈光,有五的效果。唐代陆羽《茶经》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0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荼色绿,邢不如越三也。”唐代越窑青瓷以素面为主,有小部分用划花。南青瓷窑还有浙江的瓯窑、婺州窑,江两的洪州窑、临川窑,四川华阳窑、邓崃窑,湖南长沙窑等等。
      “北白”指的是北方的白瓷,代表窑系是邢窑。邢窑遗址在河北省的内丘县,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邢窑的主要产品是白瓷,素有“白如雪”之谓。邢窑对于促进中国白瓷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就是在唐邢窑白瓷基础上兴起的一个瓷窑体系。
       瓷器发展到唐代,虽由青瓷和白瓷主宰局面,但彩绘瓷和花釉瓷也在逐步兴起。另外唐代发明了青花瓷。对于靑花瓷的起源,国内外陶瓷学界以前曾有不同的看法。1983年秋冬之际,在扬州出土的青花瓷对以肯定青花瓷属唐代无疑。这是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青花瓷器,对玛时的陶瓷装饰是一项划时代的革新,为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元、明、清青花瓷器的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唐代陶瓷造型和装饰与人的生活享乐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美感功能和实用功能,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格。如唐“青瓷葫芦瓶”,造型浑圆,瓶体为一大圆,瓶首为一小圆,相得益彰,有着唐代器物器身外突、丰满的造塑风格。唐“越窑青釉壶”,器体像瓶,壶嘴短小,造型简单朴素。五代“越窑刻凤纹盒”,仿金银样式,刻纹精美。唐“长沙窑持荷童子纹壶”,器表纹饰类似绘画中的白描,线条流畅,主题突出,生动有趣。
      这一时期,宗教(主要是佛教〕对陶瓷造型和纹饰产生重要影响,唐二彩的出现,使陶瓷家族更加异彩纷呈。唐代二彩主要见于随葬的明器,也有生活用器。唐代厚葬成风,这直接影响到三彩的出现和发展。唐二彩在全国都有出土,其中以两安、洛阳出土最多。唐代三彩陶器影响至深,从范围说远及海外,从时间说远及宋元明清历代至今。
      与前相联系,这一时期奠定了中国陶瓷与人的生活情趣的特殊关系,从而奠定了中国陶瓷的艺术品格的基础,为宋代陶瓷的走向辉煌进一步打下了工艺技术和心理方面的基础。
      五代瓷器沿袭晚唐风格,代表这一时期的工艺水平和瓷器特色的是秘色瓷。相传五代时,吴越国钱氏朝廷为了维持其统治,求得政治上的庇护,朝廷命令越窑烧造供奉之器,以越窑青瓷、秘色瓷向实力强大的大闻进贡,庶民不得使用,故称“秘色瓷”。研究证明,所谓秘色瓷就是产于浙江余姚的上林湖越窑的产品。1987年陕西法门寺发掘出16件青瓷器,在记录皇室收受的供奉物账卜…这批瓷器被明确记载为秘色瓷,从而使后人笫一次见到真正的秘色瓷。

提供:瓷器海商城(景德镇陶瓷专卖)

TAG:景德镇    青花瓷    越窑    青釉    白瓷    定窑    陆羽    陶瓷史    釉质    陶器    彩陶    陶瓷    纹饰    瓷器    餐具    茶具    景德镇陶瓷    工艺    艺术    
[清空]浏览历史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支付方式

售后服务

会员中心

标签列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_9